兒童孤獨症康複分享安全感對孤獨症兒童的作用?
安全感作為心理學的一個概念,始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他認為,個體缺乏愛或者身體受到傷害時所產生的焦慮會威脅到一個人的基本安全感
首次正式提出心理安全感概念的是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他認為,安全感是一種內心的感覺,是個體在擺脫焦慮時所表現出的自信、自由的感覺。
馬斯洛先生把人的需要分為:生理、安全、愛與歸屬、尊重以及自我實現等層次。安全需要是繼生理需要之後的二大心理需求,當生理需要得到滿足以後就要保障這種需要的滿足。
因此,安全感早期獲得將對個體一生的心理健康產生極為重要的作用。
安全感對於成長中的兒童來說至關重要,尤其是孤獨症兒童。孤獨症兒童缺乏安全感將會引發各種情緒行為問題。
孤獨症是一種腦發育性障礙,以社會交往障礙、溝通交流障礙和重複局限的興趣行為為主要特征。所以,孤獨症兒童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對周圍發生的一切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他們無法與別人甚至自己的父母溝通、交流。他們因自身障礙,不懂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常感到不安,比如在他們渴了、餓了或者身體出現不適時,他們不知如何表達,就會使用哭鬧等無理取鬧的方式來表達。
孤獨症兒童如果安全感得不到滿足,他們容易對周圍的人和事產生恐懼、焦慮情緒,社會交往中往往會出現極端表現,比如會出現攻擊行為。
關注公眾號 | 進入手機站 |